高温天来了,小朋友们都选择躲在空调房里,是不是就绝对安全呢?调查显示,半数中暑都发生在室内。下面,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怎么应对高温天,哪些中暑现象值得注意?又有哪些“安全漏洞”让你也疏忽了呢?
室内中暑 & 阴暑
空气不流通易中暑
室内相对湿度高,如果空气不流通,汗液难以蒸发,不利于身体散热,老人的发汗机能退化,在室内更容易中暑。
空调温度低也会中暑
空调为我们带来凉爽,但长时间待在温度低于26摄氏度的房间,会降低人体对高温的耐受程度,如果室内外温差过大,出门时更容易中暑。
突然走出空调房,并长时间待在高温的户外环境,可能会出现发热、胸闷、腹胀、口渴、恶心、呕吐等中暑症状。
从炎热的户外回到屋里,把空调温度调得太低,会出现怕冷、发热、腹痛吐泻、无汗、胸闷、舌苔白腻等症状,这也是一种中暑表现,中医称为“阴暑”。
防中暑补充建议
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,补上下面这些“安全漏洞”,都有助于防暑。
保持室内通风
不通风、室内温度过低,容易导致“室内中暑”。
因此,室内要注意通风降温,并适当使用电风扇或扇子;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℃,以免出门时难以适应。
喝水不可“牛饮”
天热口渴会让人不由得大口灌水喝,但这样会使水分在体内短时间积累,不利于吸收,导致中暑。
正确的做法应该是:
● 少量多次补水。千万不要一次补充大量水(大于500毫升)。建议先喝一两杯水,隔半个小时再继续补充。
● 感觉很热时,不要喝冰水,否则会刺激胃肠黏膜,引起血管收缩,因此喝温水较好。
● 除了适量喝水,还要补充电解质,比如淡盐水。如果想喝功能性饮料,建议看看配料表,选择含糖量较少的。
外出别长时间戴帽子
夏季戴帽子容易出汗,帽子下形成湿热的小环境,令头部湿度提高,引发中暑。建议不定时摘下帽子,及时擦干汗水,给头部通风散热。
出汗时别立即冲凉
剧烈运动后或大汗淋漓时,不少人会立即洗个凉水澡,或者直接躲进空调温度开得特别低的室内,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。
雨后黄昏别着急出门
不要以为只有白天高温才会中暑,即便凉爽的黄昏时分,如果湿度高,同样存在中暑风险,尤其是刚下过一场雨后。此时,建议少在户外活动。
最后,提醒大家,别为了省电费不舍得开电扇和空调,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啊。